十六窟是敦煌最的洞窟,达两百平方米,建唐中五年至咸通(公元851~867)年间,窟主是晚唐河西僧统吴尚。洞窟呈覆斗型顶,中设有马蹄形佛坛,面供着九身佛像,窟前倚崖统建有三层木构窟檐,清光绪三十年王圆箓所修建。
众人进窟,见四壁全绘有千佛壁画,有些眼花缭乱。
“唉,”薛禅叹息一声说,“此窟壁画西夏所绘千佛图,但是色彩单调、千佛一面、缺乏生机,晚唐佛教艺术衰落足见一般,有边紧守着藏经洞的幅《飞仕女图》与其他的迥不同。”
站在壁画,抬头望着那些栩栩生、轻灵飘逸的飞仕女,俱赞叹不已。
薛禅讲解:“早期的‘飞’是男的,身体粗短矫健,深目高鼻束髻,身半坦臂赤足,腰系围裙身披长巾,不似中土人。且动态僵硬笨拙,身体扭曲代表飞行,实在丑陋极。北魏,造型逐渐趋向汉化女化,五官匀称身材修长,始运巾带表示飞翔,乐伎飞逐渐增。盛唐,飞已经全部女化,翩翩舞的仙女形象,脸型丰满明眉皓齿,姿态妩媚雍容华贵,身露长裙,托花盘、香炉及散花,不胜收。”
说话间,他将荧光手电……(内容加载失败!)
(ò﹏ò)
抱歉,章节内容不支持该浏览器显示~
【为了使用完整的阅读功能】
请考虑使用〔Chrome 谷歌浏览器〕、〔Safari 苹果浏览器〕或者〔Edge 微软浏览器〕等原生浏览器阅读!
谢谢!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