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總理衙門與南北洋臣
一八六○年北京議後,恭親王等所重視的,為今後何與西人相處,求彼此相安。鴉片戰前,海國的對華貿易,歸廣東當局處理。五口開港,中外商務分歸兩江、兩廣總督主持,兼有欽差臣銜的兩廣總督為重。英、、法的外代表駐香港、澳門或廣州,遇不易他們商談,久已不滿,希望與北京直接往來。此為修約求的由來,亦為二次戰爭原因一。
戰後英、俄、法、四國公使正式駐京。按照中俄條約,俄使與軍機處來往,他國公使當援行,但非清廷所願。因為軍機處掌理最高軍政,不惟涉及機密,亦有關體制。再者,今後中外涉益繁,必須悉經理,專一其,期合乎機宜。恭親王等考慮的結果,擬訂《辦理通商善後章程》六條,其中一為京師設立「總理各國務衙門」,王臣領,並派軍機臣兼管,庶免歧誤。應置司員,分別於內閣、部院、軍機處各司員章京內挑取,輪班入值。一八六一年一月二十日(咸豐十年十二月初十日),詔所議,派恭親王與桂良文祥辦理。此為中國專設外機構的開始,亦為關於新政的一項措置。
總理各國務衙門初名總理各國通商務衙門。恭親王中外……(内容加载失败!)
(ò﹏ò)
抱歉,章节内容不支持该浏览器显示~
【为了使用完整的阅读功能】
请考虑使用〔Chrome 谷歌浏览器〕、〔Safari 苹果浏览器〕或者〔Edge 微软浏览器〕等原生浏览器阅读!
谢谢!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