熙宁六年(1073)正月旬,苏轼巡按属邑富阳新城两县。先至富阳,独游普照寺,普照至东西二庵,山行终日,静太古,不见一人。一路松吟雨细,梅香入袂,向庵僧盛赞此山景色清绝,不料庵僧却说:“入山太深,就不了。”苏轼突领悟:“……居僧笑我恋清景,厌山深无计。我虽爱山亦笑,独往神伤难继。”苏轼是标准的儒者,满怀淑世精神,与众人同歌共哭,怎忍耐山中的寂寞离群索居,所说:“诗寄谢采薇翁,本不避人那避世。”
二月,早新城,微雨初霁,策马山行,临流听溪泉汩汩,万虑皆澄,西崦农,正在准备饷田的饭盒,煮芹烧笋,一饱食腴肥的人,是一诱惑,《新城中》二首一曰:
东风知我山行,吹断檐间积雨声。
岭晴云披絮帽,树头初日挂铜钲。
野桃含笑竹篱短,溪柳摇沙水清。
西崦人应最乐,煮芹烧笋饷春耕。
人是中的一分子,万物有情,彼此是朋友,所东风知他将山行,吹积云,色赶快放晴,山岭头像戴了一顶白色的絮帽,树亦挂着一面金光闪亮的铜锣。
山村人的俗语,说岭的云是山戴了“絮帽”,树间的朝日是挂了一面“铜锣”,虽似鄙俚,……(内容加载失败!)
(ò﹏ò)
抱歉,章节内容不支持该浏览器显示~
【为了使用完整的阅读功能】
请考虑使用〔Chrome 谷歌浏览器〕、〔Safari 苹果浏览器〕或者〔Edge 微软浏览器〕等原生浏览器阅读!
谢谢!!!